2025年太原动力低碳开展论坛余热未消,“绿色转型”“技能降碳”等关键词仍在耳畔回响。带着对这些理念落地实践的猎奇,记者在国庆、中秋长假第一天踏上了看望我市一线企业的旅程——从井口到厂房、从井下到工地,动力企业的出产节奏从未停歇,动力低碳的实践正在这儿被具象化书写。
马兰矿作为山西省创立零碳(近零碳)工业示范区试点单位,成了2025年太原动力低碳开展论坛参会者口中的“转型样板”,而国庆节当天的出产现场,正生动诠释着何为“技能驱动的零碳革新”。
矿工更衣室里,刚换好工装的综采二队队长韩培毅正和工友们热议:“咱队上星期的电耗又降了0.3千瓦时/吨,照这气势,月底肯定能拿节能奖!”这番对话推翻了记者对矿工闲谈的固有认知——往日“今天能超产多少”的论题,早已被“电耗降了多少”“余热用了多少”的绿色论题替代。
沿着巷道往井口走,墙壁上环绕的银色管道分外夺目,这就是矿上的“能量捕手”——余热收回体系。“曾经采煤设备散热全浪费了,现在这些废热被搜集起来,能供井口供暖还能驱动井下通风,冬季井口再也用不着烧锅炉了。”后勤负责人介绍。
调度中心内,一块“零碳举动看板”在灯光下分外耀眼,屏幕上跳动的绿色光点对应着各个作业面的能耗数据,赤色曲线则实时追寻碳排放改变,构成了一幅动态的“降碳图谱”。“论坛上都说要把绿色技能串成‘一张网’,咱们早就这么干了。”技能科科长指着屏幕右侧的亮点介绍,10604作业面上,高水资料正以每小时6米的速度构筑“地下长城”,这项沿空留巷技能已让留巷长度到达1630米,多收回煤柱资源10万吨,相当于削减了近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“如果把煤矿比作人体,巷道就是血管,而咱们的‘煤海蛟龙’就是打通血管的‘手术刀’。”在我国煤科太原研究院的配备展厅,讲解员的比方生动形象。展台上的“煤海蛟龙”模型虽小,却藏着煤矿掘进的“速度暗码”,这款在论坛上引发热议的配备,早已用实力改写了职业认知。
“它的凶猛之处藏在‘才智大脑’里。”技能员翻开控制体系,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模仿掘进画面:配备自带的主动截割体系能精准辨认煤层方位,自主定位定向技能保证掘进方向零误差,一键钻孔功能让锚杆支护功率翻倍。最令人称奇的是创始的“双驱动全宽截割技能”,刀盘滚动间,煤岩混合地层好像“软豆腐”般被轻松剖开,破岩才能较传统设备提高一倍。
“论坛上专家说,绿色转型要‘智技双驱’,‘煤海蛟龙’就是最好的实践。”太原研究院掘支运配备分院副院长权钰云表明,这款配备不只让掘进更高效,还经过削减无效作业、优化动力消耗,完成了掘进环节碳排放下降18%,“未来咱们还需要继续迭代,让‘我国速度’更具‘绿色温度’。”
“煤海蛟龙”是煤矿绿色掘进的“利器”,那配备制作的“向绿而行”就是动力低碳革新的“根基”。在太重集团展览中心,一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招引了咱们的目光。“这台设备但是论坛期间的‘明星’,每天都有几十拨人来咨询。”作业人员介绍,“它响应速度比传统挖掘机快20%,作业功率提高15%,关键是全程零排放,归纳运用本钱能降三成,市政改造、园林绿化都抢着用。”
走进太重向明智能配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才智化厂房,几节巨大的管道正在进行拼装调试,这就是太重向明自主研制的DG800超大管径网络化智能圆管带式运送机。“这台‘运送巨无霸’能完成散料长距离运送,半途没有粉尘走漏,能耗比传统设备低25%,技能全球抢先。”正是这些硬核技能,让太重向明当选了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。
绿色基因早已融入太重的产品血脉。“2024年咱们一口气推出七大类近百款绿色产品。”太重集团技能中心主任助理宋帅说,从工程机械到工业配备,绿色理念已贯穿规划、出产、运维全过程,“论坛上说配备制作要‘向绿而行’,咱们用产品交出了答卷。”
2025年太原动力低碳开展论坛虽已闭幕,但山西动力工业的绿色革新从未停歇。从煤矿井下的技能革新到配备制作的绿色晋级,从单个企业的转型打破到工业集群的协同发力,这场由技能驱动的“零碳革新”,正在三晋大地上书写着高水平开展的新篇章。